
商业模式的灵魂三拷问:
为什么同样的产品,有人卖成爆款,有人亏到破产?(别说“因为机遇好”)
你的客户到底在为什么而买单?(别说“因为产品好”)
为什么你的生意越来越难做?(别说“大环境不好”)
答案藏在四个字里——商业模式
大家好,我是志强,做了十多年企业咨询的商业医生。今天志强企服为大家拆解一下:为什么21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,是商业模式的竞争?
蜜雪冰城能开2万家店,小米卖手机不赚钱,却能年入3000亿,亚马逊亏了20年,市值却能吊打沃尔,背后是有深层次原因的。
原因就是:卖什么,不靠什么赚钱。
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:“21世纪企业的竞争,本质是商业模式的竞争”。
引用大师这句话,我们开了上面的这个主题。
今天比的不再是谁更努力,而是谁更会设计赚钱的商业模式
一、商业模式的本质:你卖的真是产品吗?
很多老板以为商业模式就是靠卖货赚钱,就好比,开饭店的核心竞争力是会炒菜。
商业模式的本质,是一套价值转换系统——把资源、能力、客户需求,串联起来,变成可以持续赚钱的系统。
举个例子:
传统服装店:靠进货、卖货、赚差价,简单粗暴,但库存压力大、利润在电商冲击下,薄如纸,实质上是在给房东打工。
新商业模式:在用大数据预测爆款,然后小批量试产,然后用户点击即生产,接着7天就能到货。它卖的不是产品,而是一套零库存+即时满足的算法。
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两类企业:
勤奋型的老板:每天盯着生产、搞各种促销,利润像挤牙膏一样,出不来。
模式型的老板:看似在不务正业,却是在搞会员、玩生态,利润是你看不懂的地方在增长。
这二者之间的差距,就像用木棍打仗和用机关枪打仗的区别,降维打击。
二、为什么21世纪必须拼商业模式?
1. 客户思维变了:从被动接受到手握命门
20世纪是信息垄断的时代,商家说什么,客户就信什么。但互联网让客户掌握了三大核武器,缩短了信息差:
比价权:打开手机就能全网比价
评价权:一条差评能让爆款网红店随时倒闭
共创权:小米靠粉丝需求,就能设计出需要的功能
举例说明:
百丽鞋业曾经靠垄断商场黄金铺位,躺着就能赚钱,巅峰时期,占据女鞋市场的62%份额,位居榜首。但电商起来以后,年轻人不再去逛商场,而是用手机逛全世界,百丽鞋业的铺位护城河瞬间倒塌,最后不得不退出市场。
2. 竞争对手变了:干掉你的可能不是同行,而是跨界
在这个21世纪,最可怕的对手,是你看不见的跨界。
通过五维竞争模型可以看出,竞争对手可能来自:外行、内部员工、上游、下游、同行。而外行是最大的变量。
比如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,而是外卖平台,年轻人有跟多选择
打败银行取款机的不是银行本身,而是微信和支付宝,现金基本上不用了
3. 赚钱逻辑变了:从一锤子买卖到终身价值获取
传统的企业赚钱靠一锤子买卖,而新商业模式玩的是无限游戏
吉列的剃须刀:前端刀架亏本卖,后端刀片持续赚,锁定一辈子
特斯拉汽车:前端卖车只是开始,后端还有自动驾驶订阅、充电桩分成,锁定一辈子
苹果手机:前端卖手机先转赚一道钱,后端应用市场抽成30%,锁定一辈子
三、商业模式设计的三大生死关
第一关:价值创造——别把自嗨当成事需求
很多企业就是死在伪需求上面。
上门剪头发,以为便利是痛点,结果客户要的是发型师技术,信任是需求
区块链茶叶:茶叶就是个日用品,硬是搞技术,结果都不知道茶叶怎么喝
第二关:价值传递——有好的产品不等于好的生意
咨询界有句黑话:“货在库里,钱在梦里”。
蜜雪冰城有几万家店,它的秘密不是好喝,而是中央工厂+冷链物流的极致供应链
乐视当年同时在搞手机、电视、汽车、体育,战线拉的太长,最终资金链断裂。
第三关:价值获取——别只会赚辛苦钱
利润=收入−成本,但高手都在玩组合
健身房赚的钱,不是健身本身,而是赌80%的人办卡之后不会来,50个人的空间,能开出500张卡来,用时空错位+沉没成本,来赚未来的钱。
四、未来已经到来:你的商业模式能扛得住吗?
趋势1:从产品主权到用户主权
客户要的不再是产品本身,而是一套解决方案。
趋势2: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生
单打独斗没有未来,只有整合上下游、内外资源,相互共生才有未来。
趋势3:从重资产运营到轻资产运营
ZARA没有自己的工厂,却通过2000家外包厂,实现了小单快反;
未来的企业,拼的不再是拥有多少的资产,而是连接资源的能力
商业模式不是抄袭出来的,是通过设计,创新出来的。
2010年,雷军做小米时,所有人都嘲笑他,手机行业已是一片红海市场。但他用却用粉丝来参与设计,然后砍掉渠道成本,直接网络直销,通过生态链来变现,这套模式打法,硬生生撕开了一条血路。
所以请记住:一个好的商业模式,不是PPT上的漂亮图表,而是真实解决客户的痛点,再加上创新商业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