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什么同样的商业模式,别人在赚钱?你却在亏钱?
有个餐饮店老板吐槽说:我完全照搬了某某品牌的模式,选址对标、菜单复制、连员工制服都一样,结果开业三个月就亏了200万!
这是一个扎心的事实——商业模式从“纸上画布”到“真金白银”,中间隔着一道“落地鬼门关”。
今天,志强企服就来拆解一下,商业模式如何落地执行的问题。
重点就在于,要搞清楚商业模式的六大核心要素:商业定位、业务系统、盈利模式、关键资源、现金流结构、企业价值。
一、商业定位
不是你想做什么,而是找到客户非要你不可的理由
有人会说: 我们的定位是中高端人群。这等于没说。
有人会说:我们的定位是给25岁到35岁的女性,提供高性价比的美容服务。这算找到了定位
那怎么去做商业定位呢?
首先,要找到客户的痛点。客户要什么,不是痛点,而是需求。因为需求往往太贵,那么有没有替代方案?能凑合着用?这才是找到了痛点的解决方案。比如完美日记在早期时,就发现年轻女孩子如果买大牌彩妆,这个月就要吃土,月光族,买不起,但是平价产品又太low,于是完美日记就卡位“大牌的平替”方案。
其次,要懂得贴标签,用一句话表述,就能让用户记住你。使用动词+结果的组合技巧,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,比如“困了累了,喝红牛”“美团外卖,送啥都快”。
再者,就是去测试一下用户的上限,试着看能不能让用户多付20%的溢价? 比如同时推出A、B两个不同价位的方案,看看转化率怎么样,再做选择。
举个例子: 某个母婴平台,定位是一站式育儿解决方案,结果怎么样?客户只买奶粉,不买课程。后来改了方案,改成宝宝过敏问题的终结者,靠定制辅食方案,实现客单价翻3倍。
二、业务系统
别搞俄罗斯套娃,要做乐高积木
举例: 某个生鲜电商品牌,去模仿盒马,既做前置仓,又搞餐饮堂食,结果供应链崩盘。问题出在哪里?业务系统不是功能堆砌,而是环环相扣。
怎么去设计业务系统?
首先,就是砍掉所有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环节。
可以学习Shein的做法,把设计打样生产的周期,压缩到7天,比Zara还要快3倍。
其次,要找到一个业务关键点,去放大效应,从而撬动全局
可以学习滴滴的早期做法,聚焦在出租车的上线,用轻资产模式快速崛起。
再者,要有容错机制,每个环节都要有备胎方案
早期的字节跳动,会用AB两套方案,测试优化推送算法,抖音的推荐准确率提升了50%。
三、盈利模式
从割韭菜到种摇钱树的秘诀
盈利模式,并不等于怎么去收钱,而是让用户怎么心甘情愿的持续掏钱。
这里有很多组合拳打法
比如:用基础产品来引流,比如小米手机模式,用增值服务赚钱,比如云存储会员模式。 前提是基础产品必须要体验好
比如:用收会员费的方式,锁定用户的长期价值,会员权益要“高频+刚需”,如山姆的爆款榴莲蛋糕。
比如:华为不造车,只是提供车的解决方案,让企业可以放心把灵魂交出去
四、关键资源
别被伪资源坑到倾家荡产
举个例子:
某个教育机构,重金挖来讲师,结果讲师出走,还顺带拉走一大批学生。要知道,能带走的不叫资源,能沉淀的才是资产。
资源分很多种,有些容易复制,有些是稀缺资源。
把不重要的,容易复制的资源,外包出去
重要的资源,自己经营、保护
五、现金流结构
80%的倒闭企业,不是没利润,而是现金流断了。
企业要准备至少6个月以上的经营现金流开支
要把账期当武器:瑞幸要求供应商账期≥90天,自己收用户预付款。
六、企业价值
你公司的企业价值,到底在哪里?要多问问自己
为什么泡泡玛特市值一度超过600亿?
因为它不是卖盲盒,而是经营Z世代的情绪价值。
传统企业只能赚取生存价值,风口企业可以赚取赛道价值,平台企业可以定义规则,赚取生态价值。
最好的商业模式,往往用小学算术,就能算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