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开篇来个营销体系的灵魂三拷问:
“为什么砸了100万来做直播,销量还是不见涨?”
“为什么销售团队天天在加班,客户流失率反而越来越高?”
“为什么学了那么多的营销课,一到实战还是手忙脚乱?”
上面的问题,表面上看是策略失效、执行不力,实际上是暴露了一个根本的问题——企业的营销体系,缺乏系统性框架。
碎片化的动作堆砌,就像没有导航的船,再怎么努力也到不了彼岸。
那么怎么样正确构建企业的营销体系框架呢?
今天,志强企服就来分享一下企业的营销体系框架,要从战略,执行,评估,三个层次入手,构建营销体系框架,让业绩增长,不再靠运气。
一、战略:就是定方向
不要拍脑袋,而是要让资源精准投放
定方向,就是解决企业应该往什么地方发力。
90%的企业,都输在第一步,误把目标当战略。
比如有人会提出:3年做到行业前三,但是并没有回答,凭什么能做到前三?最终的结果是,打价格战。
首先,我们要去了解市场行情,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,通过相关数据,看到客户行为,去倒推业务需求和痛点,才有可能制定出一系列的引流、获客、激活、留存、复购、推荐策略
其次,要有业务差异化的定位,找到别人没有,而我有的杀手锏,这是避开竞争的手段。比如飞鹤奶粉的广告语,“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”,直击国外品牌的信任短板,市场占有率从第7名,快速提升到第1名。
再者,要把钱花在刀刃上,花在具有高价值的地方,才能快速突围。
某个快消品牌,盲目跟风直播,忽略线了下渠道的维护,导致经销商集体反水。
二、执行:就是要抓落地
要从纸上谈兵到真刀实干
要把战略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可以行动的小目标,并且能掌控节奏。
我们可以把营销方向分为天、地、人三网
天网:就是公域流量投放,比如抖音、快速、电商,网店SEO优化
地网:就是线下实体店+异业联盟合作,场景渗透
人网:就是私域流量,社群运营,分享裂变。
要全渠道运营,线上线下一体化破局,天地人网联动。
举例:瑞幸咖啡通过“线上领券+线下核销”实现O2O闭环,单个店的日均销量可以提升40%。
在执行的过程中,最好能让营销数字化转型,用标准化的系统工具,来促进营销效率提升,避免重复性傻瓜式的动作
分享一个90后团队管理的策略:
目标共识:用OKR替代KPI,激发自驱力;
即时反馈:每日站会+周度数据复盘;
弹性激励:佣金阶梯制+非物质奖励;
成长路径:营销人才“选-用-育-留”体系。
三、评估:就是紧盯结果
从凭感觉到用数据说话
评估的价值,其实就在于动态纠错。
用数据来说话,就是在战略层面看市场份额,看获客成本,看客户终身价值,看复购率
用绩效来评估,评估的过程可以这样:财务占比40%,客户质量占比30%,业务流程占比20%,创新占比10%。
对于一个企业来说,营销体系框架的搭建,就在于自动化和可复制
目标可以预测、动作可以复制、结果可以规模化。
目前的市场环境,对于企业来说,今天的竞争,已经不是单兵作战,而是集团突围。 如果你的团队还在为如何分钱烦恼?如何为渠道冲突而苦恼?如何让数据驱动决策而烦忧?不妨重新来调整营销体系框架,战略层的理性规划、执行层的精细管控、评估层的敏捷迭代,三个层面,缺一不可。
在不确定的时代,最大的确定性就是:用体系对抗波动,用系统赢得未来。